搜索

Cookie Policy
The portal Vatican News uses technical or similar cookies to make navigation easier and guarantee the use of the services. Furthermore, technical and analysis cookies from third parties may be used.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click here. By closing this banner you consent to the use of cookies.
I AGREE
Dies irae
节目表 播客

教宗弥撒:治愈今天的伤痛,以滋养明日的希望

教宗方济各于第五届世界穷人日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弥撒。教宗指出,天主不仅以将来的许诺施以救援,也在我们此刻受伤的世界中施展威能。身为基督徒,我们必须「治愈今天的伤痛,以滋养明日的希望」。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于11月14日第五届世界穷人日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弥撒圣祭。在讲道中,教宗从当天的福音出发(参阅:谷十三24-32),指出人子来临前令人惊慌失措的迹象有助于我们诠释历史,明白今天的伤痛与明日的希望并存,让我们能从今天悲痛不已的各种矛盾进入到救恩;我们的救恩即为与上主相遇,上主要来救我们摆脱一切凶恶。

教宗指出,在充斥著「灾难、暴力、磨难和不义」的历史中,穷人深受重伤、遭到压迫,等待「似乎永远不会到来」的释放。世界穷人日催促众人特别关注「最脆弱者的苦难」,因为他们往往因为不公义和不平等,被迫陷入煎熬的处境,又因为那忽视或摒弃他们的「丢弃社会」,情况雪上加霜。

如此的境遇带来痛苦和恐惧。然而,希望之光却从中升起,将人引向「得到救恩的未来」。教宗阐明,「耶稣期盼我们向希望敞开心胸」,救我们免于焦虑和恐惧。「明日的希望之花在今天的伤痛中盛开」。这份希望在我们今天受伤的历史中运作,一如天主的国那样「遍地开花,有如树木长出嫩叶」。天主的国「引导历史迈向其目标,带领人最终与上主相遇」,而上主会一次而永远地使我们获得释放。

面对痛苦与希望,基督徒的任务是什么?教宗表明,这意味著我们「必须治愈今天的伤痛,以滋养明日的希望」。基督徒的望德绝非天真烂漫的乐观主义,单纯认为明天会更好。相反地,基督徒的望德催促我们采取行动,在天主实现祂的救恩许诺时贡献己力。换句话说,基督徒应当日复一日建设「爱的国度、正义与友爱的国度」,那是耶稣通过实际举动亲手开创的国度。教宗叮嘱信众,切莫忽视那些有需要的人,或者视若无睹地从他们身旁走过。我们要做出慈悲的见证,发挥温柔的怜悯心,渴望接近他人并在盛行的冷漠中施以援手。

教宗接著引用了意大利一位亲近穷人的已故主教贝罗(Tonino Bello)的名言:「我们应当创造安排希望。」我们必须借由做出决定、拓展服务、为正义和团结奋斗,以及减轻穷人的痛苦来具体表达我们的希望。教宗强调,希望必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关系、我们的社会与政治承诺中」成为现实。许多志工协助教会开展协助穷人的工作,使这份希望变得具体,教宗为此向这些志工致敬。

然后,教宗回到当天的福音,谈到无花果树的枝条发嫩、生出叶子的场景。教宗指出,有如嫩叶的温柔促使「希望在世界繁荣昌盛,减轻穷人的苦难」。我们要克服自己的自私态度和严苛的内心,对世界上的悲惨处境感同身受,分担其中的痛苦并努力予以舒缓。树木的嫩叶可以吸收污染,「使之变成良好」。我们与其对问题和挑战夸夸其谈,倒不如做些实事,如同树叶那样把「脏空气化为新鲜空气」,发挥转换的作用,以善制恶。具体可行的作为是「与饥饿的人分享食粮,为正义而奋斗,扶持穷人,恢复他们的尊严」。

教会该当走出去接近穷人,分享喜讯、陪伴并告诉他们,希望能从伤痛中萌生。这样的教会是多么美好又具有先知性。教宗最后期勉所有人通过温柔把希望带给世界,「因为耶稣在他们内等待我们」。

链接网址: www.vaticannews.cn

2021 Nov 15, 11:28
Prev
April 2025
SuMoTuWeThFrSa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   
Next
May 2025
SuMoTuWeThFrSa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