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弥撒:治愈今天的伤痛,以滋养明日的希望

教宗方济各于第五届世界穷人日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弥撒。教宗指出,天主不仅以将来的许诺施以救援,也在我们此刻受伤的世界中施展威能。身为基督徒,我们必须「治愈今天的伤痛,以滋养明日的希望」。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于11月14日第五届世界穷人日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弥撒圣祭。在讲道中,教宗从当天的福音出发(参阅:谷十三24-32),指出人子来临前令人惊慌失措的迹象有助于我们诠释历史,明白今天的伤痛与明日的希望并存,让我们能从今天悲痛不已的各种矛盾进入到救恩;我们的救恩即为与上主相遇,上主要来救我们摆脱一切凶恶。

教宗指出,在充斥著「灾难、暴力、磨难和不义」的历史中,穷人深受重伤、遭到压迫,等待「似乎永远不会到来」的释放。世界穷人日催促众人特别关注「最脆弱者的苦难」,因为他们往往因为不公义和不平等,被迫陷入煎熬的处境,又因为那忽视或摒弃他们的「丢弃社会」,情况雪上加霜。

如此的境遇带来痛苦和恐惧。然而,希望之光却从中升起,将人引向「得到救恩的未来」。教宗阐明,「耶稣期盼我们向希望敞开心胸」,救我们免于焦虑和恐惧。「明日的希望之花在今天的伤痛中盛开」。这份希望在我们今天受伤的历史中运作,一如天主的国那样「遍地开花,有如树木长出嫩叶」。天主的国「引导历史迈向其目标,带领人最终与上主相遇」,而上主会一次而永远地使我们获得释放。

面对痛苦与希望,基督徒的任务是什么?教宗表明,这意味著我们「必须治愈今天的伤痛,以滋养明日的希望」。基督徒的望德绝非天真烂漫的乐观主义,单纯认为明天会更好。相反地,基督徒的望德催促我们采取行动,在天主实现祂的救恩许诺时贡献己力。换句话说,基督徒应当日复一日建设「爱的国度、正义与友爱的国度」,那是耶稣通过实际举动亲手开创的国度。教宗叮嘱信众,切莫忽视那些有需要的人,或者视若无睹地从他们身旁走过。我们要做出慈悲的见证,发挥温柔的怜悯心,渴望接近他人并在盛行的冷漠中施以援手。

教宗接著引用了意大利一位亲近穷人的已故主教贝罗(Tonino Bello)的名言:「我们应当创造安排希望。」我们必须借由做出决定、拓展服务、为正义和团结奋斗,以及减轻穷人的痛苦来具体表达我们的希望。教宗强调,希望必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关系、我们的社会与政治承诺中」成为现实。许多志工协助教会开展协助穷人的工作,使这份希望变得具体,教宗为此向这些志工致敬。

然后,教宗回到当天的福音,谈到无花果树的枝条发嫩、生出叶子的场景。教宗指出,有如嫩叶的温柔促使「希望在世界繁荣昌盛,减轻穷人的苦难」。我们要克服自己的自私态度和严苛的内心,对世界上的悲惨处境感同身受,分担其中的痛苦并努力予以舒缓。树木的嫩叶可以吸收污染,「使之变成良好」。我们与其对问题和挑战夸夸其谈,倒不如做些实事,如同树叶那样把「脏空气化为新鲜空气」,发挥转换的作用,以善制恶。具体可行的作为是「与饥饿的人分享食粮,为正义而奋斗,扶持穷人,恢复他们的尊严」。

教会该当走出去接近穷人,分享喜讯、陪伴并告诉他们,希望能从伤痛中萌生。这样的教会是多么美好又具有先知性。教宗最后期勉所有人通过温柔把希望带给世界,「因为耶稣在他们内等待我们」。

链接网址: www.vaticannews.cn

2021 November 15,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