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座代表:人工智能治理增進平衡有度且符合倫理的發展
(梵蒂岡新聞網)聖座承認,信息科技發展在全球層級提供了許多新機遇,對經濟、社會和治理等一切領域都帶來深刻的影響。然而,在獲得新科技方面,世界各地仍有高度的不平等,格外傷害那些缺乏基礎建設、資源和知識來駕馭新科技的貧困國家。這些是聖座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觀察員巴萊斯特雷羅(Ettore Balestrero)總主教在聯合國科學和技術促進發展委員會第28次會議上講話的概要。
對於發展中國家難以連接上全球互聯網的情況,總主教表達了聖座的擔憂,因為在一個數字化世界,連不上網意味著教育和工作機會短缺,社會服務發展低落,以及經濟生活的參與有限。聖座代表也呼籲,切莫散布「科技能解決一切問題」的錯誤觀念。當然,「新的科技,包括新興的人工智能,為諸多挑戰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法」,但是要避免陷入「技術至上的模式」,它「可能會以效率的名義讓人性尊嚴、手足情誼和社會正義退居次等地位」。
人工智能治理
在聖座常駐觀察員闡述的眾多危險中,最重要的關乎教育的商品化、勞動市場受到的負面影響、人際關係的虛擬化、深度偽造(deep fake)和不實信息的散播,以及嚴重侵犯隱私權的行徑等等。為此,聖座重申,迫切需要人工智能的規範,因為它在帶來巨大機會的同時,也伴隨著許多風險。再者,最常見的人工智能應用集中在少數幾家企業的手中,這情況也在倫理層面有所影響。
總主教最後表示,聖座支持《全球數字契約》的提議,即起草關於人工智能科學小組的文件。聖座代表指出,這是「在邁向人工智能的治理平衡有度且將風險列入考量的正確方向上踏出的第一步」。倫理規範框架尤其必須確保,人工智能務必促進真實的進步,以及通過適當的工具來保護透明度、隱私權和問責制,追究所有濫用人工智能的法律實體的責任。
鏈接網址: www.vaticannews.cn
訂閱電郵新聞:http://www.vaticannews.cn/zh/newsletter-registrati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