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Cookie Policy
The portal Vatican News uses technical or similar cookies to make navigation easier and guarantee the use of the services. Furthermore, technical and analysis cookies from third parties may be used.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click here. By closing this banner you consent to the use of cookies.
I AGREE
Allegro, ma non troppo
節目表 播客

拉斐爾最後的畫作《耶穌顯聖容》

普世教會每年8月6日慶祝耶穌顯聖容瞻禮,這個節日也透過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畫家拉斐爾的最後傑作,向世世代代的人傳遞著基督信仰的訊息。這幅畫作收藏在梵蒂岡博物館内的美術館。

(梵蒂岡新聞網)基督的面容在猶如太陽的强光照耀下而改變:這也許是拉斐爾最後描繪的基督的面容,這位畫家因瘧疾熱於1520年4月6日英年早逝,年僅37歲。

《耶穌顯聖容》這幅畫陳列在梵蒂岡博物館内美術館第八室,畫中基督那充滿生命力的强烈目光吸引了每一位停留在畫作前的遊人。正是這目光陪伴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畫家在世生命的最後時刻。事實上,在拉斐爾離世時這幅畫就擺他的床旁邊。瓦薩里(Giorgio Vasari)提到,這幅具有生命力的畫作與失去生命的軀體形成强烈對比,令人“悲痛欲絕”。

正是這位藝術家稱讚《耶穌顯聖容》是拉斐爾的許多畫作中,“最優秀、最美及最神聖”的創作。這幅畫是當時的主教儒略·德·美第奇(Giulio de Medici)樞機於1516年為納博訥(Narbonne)的聖猶斯多(San Giusto)主教座堂訂購,這位樞機就是日後的克萊孟七世教宗。

在這幅將人物放在兩個舞台上的戲劇性作品中,拉斐爾把聖史馬爾谷、瑪竇和路加相繼敘述的基督在世生活的兩個事件聯繫在一起:上方是耶穌在大博爾山顯聖容,下方則是治好附魔的孩子。畫中誇張的手勢和互動的表情,以及借助多個光源更加渲染了强烈的感情參與。

在上方,在有濃有淡的白色、藍色、灰色和黃色交替的天空上,基督從他的面容和白色長袍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兩旁是與祂談話的厄里亞和梅瑟,伯多祿方才還請求搭三個帳棚,請他們留在山上,現在卻與臉面朝地的雅各伯和若望被雲彩遮蔽,聽見從天上傳來的聲音而震動:“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從祂!”

左側的兩個人物在觀望這個場面,他們也許是納博訥城的主保聖猶斯多和聖巴斯督(Pastore),教會在8月6日耶穌顯聖容瞻禮日同時也紀念他們;另一個解釋,說他們是西斯篤二世的兩位執事,阿加佩圖(Agapito)和費利切(Felice),他們在同一天殉道。

朦朧的光線將耶穌顯聖容的隆重場面與下方 “治癒附魔孩子”那不安、陰暗的現實區分開來。山脚下的門徒們和渾身肌肉緊綳的附魔孩子的家人分成兩個對陣,一方激烈地打著手勢,另一方則顯露出吃驚的面目表情。

多少世紀以來,人們都認為上下兩個場面出自不同的畫筆,上方是拉斐爾的,下方則是儒略·羅馬諾(Giulio Romano)所作。不過,後來的多數學者都一致同意整幅畫都出自拉斐爾的手,但這仍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鏈接網址: www.vaticannews.cn

2021 Aug 07, 12:46
Prev
April 2025
SuMoTuWeThFrSa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   
Next
May 2025
SuMoTuWeThFrSa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