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Cookie Policy
The portal Vatican News uses technical or similar cookies to make navigation easier and guarantee the use of the services. Furthermore, technical and analysis cookies from third parties may be used.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click here. By closing this banner you consent to the use of cookies.
I AGREE
Rondo, Allegro
節目表 播客

教宗天皇后喜樂經:在危機中我們觸摸復活主的傷痕

教宗在誦念天皇后喜樂經祈禱活動中,講解了當天福音中耶穌兩次顯現給門徒的事跡,特別是祂與多默的相遇。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4月24日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主持天皇后喜樂經祈禱活動。念經前,他省思了復活期第二主日的福音內容。當天的福音記述復活主兩次顯現給在晚餐廳中緊閉門戶的門徒們(參閱:若二十19-29)。

教宗提到耶穌第二次顯現事跡中的兩個主角,即多默宗徒和耶穌。前者代表我們所有人:“當上主顯現時我們不在晚餐廳”,所以“我們既沒有其它具體記號,也沒親眼看到耶穌顯現”。教宗說,“我們也像多默宗徒一樣,有時很難相信:我們沒有見過祂,沒有觸摸過祂,要如何相信耶穌復活了,相信祂陪伴我們,相信祂是我們生活的上主?如何相信這一切?祂為什麼不給我們一些祂臨在和祂聖愛的更明顯記號呢?”

教宗解釋道,“我們不必為此感到羞愧”,因為藉由多默的經歷,“福音告訴我們,上主尋找的不是完美的基督徒,祂找的不是那些從不懷疑或者總是自豪於堅定信仰的基督徒”。

這是因為信仰是有光明也有黑暗的冒險,如同多默的經歷一樣。因此,“信仰會經驗到安慰、動力和熱情的時刻,但也會感受到疲憊、迷惑、懷疑和黑暗的時刻”。

教宗說:“福音向我們展示了多默的‘危機’,告訴我們不要害怕生活和信仰上的危機。危機不是罪過,而是旅程。我們不應害怕危機。很多時候,它們使我們謙卑,因為它們使我們放下事事順利、高人一等的思想。危機幫助我們承認我們的需要:它們重現點燃我們對天主的需要,這樣讓我們回到上主那裡,觸摸祂的傷痕,再次體驗天主的愛,就如初次經歷一般。一個總是回到耶穌那裡、不完美但謙卑的信仰,好過於一個使我們傲慢和自大、強烈但自以為是的信仰。”

另外,教宗也點出,我們經常跟多默一樣“缺席”,走上與多默相同的旅程,對此耶穌的態度是什麼呢?教宗解釋說,福音記載,耶穌“來了”,祂在八天中來了兩次。教宗表示,“耶穌不會放棄,不會厭煩我們,祂不害怕我們的危機和軟弱。祂總是回來:當門戶都關著時,祂回來;在我們懷疑時,祂回來;當我們像多默那樣,需要看見祂且近距離地觸摸祂時,祂回來。祂總是回來,而且祂並不帶著讓我們感到卑微和不足,甚至感到羞愧的有力標記回來,卻是向我們展示祂的傷痕。這些是祂的愛的標記,與我們的脆弱結合在一起”。

教宗總結道,所以,“特別是在我們覺得疲勞或在危機時刻,復活的耶穌渴望回來與我們同在”。祂只等著“我們去尋找祂、呼求祂”,甚至像多默那樣,“把我們的需求和不相信獻給祂”。

教宗說,耶穌回來,因為祂有耐心,祂是仁慈的。“我們要向自己許諾,下次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尋找耶穌,回到祂那裡,回到祂的寬恕,以及祂治癒我們的傷痕”。最後,教宗指出,這樣,“我們也將變得心懷憐憫,懂得在接近他人的傷痕時毫不嚴厲、不帶偏見”。

鏈接網址: www.vaticannews.cn

2022 Apr 25, 12:45

最新的三鐘經/天皇后喜樂經

閱讀全部 >
Prev
February 2025
SuMoTuWeThFrSa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 
Next
March 2025
SuMoTuWeThFrSa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