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年輕時的教宗 年輕時的教宗 

教宗方濟各晉鐸52週年,慈悲、夢想、微笑和感恩是其司鐸生涯特徵

貝爾格里奧於1969年12月13日晉鐸,慈悲、夢想、微笑和感恩成為教宗方濟各52年鐸職生活的顯著特徵。教宗也常常鼓勵司鐸弟兄們具備這些特徵,這是他們更好地履行牧靈職務的工具。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12月13日慶祝晉鐸52週年。當年的貝爾格里奧於1969年12月13日晉鐸,那時未滿33歲。慈悲、夢想、微笑和感恩是教宗方濟各52年鐸職生活的顯著特徵。教宗本人多次向神父們表示,這些特徵是司鐸們更好地履行他們牧靈職務的工具。

貝爾格里奧的聖召始於他17歲年少的時候,那是在1953年9月21日聖瑪竇瞻禮日,他在辦告解中體驗到天主慈悲的經驗。“在告解之後,我感覺到改變了什麽,我不再是從前的我。我確定聽到一個聲音,一個召叫:我確信我該成為神父。”教宗方濟各於2013年5月18日聖神降臨節前夕守夜禮中敘述了這個經驗。毫無疑問地“天主慈悲的經驗”始終貫穿在貝爾格里奧的司鐸聖職的服務中,這可以從他當選教宗牧職後,仍然選擇了他做主教時就已使用的格言“因仁愛被揀選”中看出。

由此,“慈悲的召喚”成為2015年至2016年特別禧年的主題,這主題也經常在教宗的講話和對司鐸的諄諄教導中回響:“司鐸是一個慈悲和同情的人,親近他人的人,是衆人的僕人。”“慈悲意味著療傷”,尤其是在懺悔聖事中,司鐸們能夠施予天主的慈悲。為此,教宗敦促聼告解司鐸們成為“聆聽的使徒”,而不是“手持鞭子”之人,去“接受、聆聽並宣講天主是良善慈悲、天主總是寬恕、天主從不厭倦寬恕”。

司鐸的生活應植根於祈禱和仁愛,從不離棄信友;絕不擺出官員的架子,而是全然奉獻並不持“成見”;神父應是“一天24小時屬於天主的人,而不是穿上禮儀服飾受人尊重之人”。教宗於2018年9月15日在巴勒莫與司鐸、修會會士和修生會面時強調,對於神父來説,“禮儀必須是生活的,而不是停留在儀式中”;對每一位司鐸、所有的男女會士每天生活中比不可少的是:祈禱、天主聖言和基督聖體”。

每個司鐸都應是一個夢想家,就如同聖若瑟一樣:不是坐在雲端、脫離現實的夢想家,而是從所看到事物背後的超越性所在,那即是具有先知性的目光,能夠在迷茫的地方看到天主的計劃。事實上,司鐸們應該“知道如何為他所愛的團體夢想,而不是把自己局限在保存現有的事物上,保存和保護不是同義詞!相反地,是從具體的現實開始,以傳教士的精神促進皈依和更新,讓團體不斷成長”。司鐸不應作“夢想偉大的超人”,而是“有羊味的牧者”,也就是說,能夠夢想“整個教會去服務”和“一個更加友愛和團結的世界”,擯棄“自我為是”,而是把“天主與人”置於生活的中心。

司鐸是一個在福音的光照下,把天主的神味傳播到他的周遭,並將希望傳遞給那内心不安的人的心靈深處的人。神父只有與天主在一起,才能成為“喜樂的使徒、培養為弟兄姐妹和教會服務的感恩之情”。教宗不斷鼓勵司鐸們常懷感恩及感激之情,他說:“只有當我們能夠為那些所有愛、慷慨、關懷和信任的行為去沉思和感謝,以及我們被寬恕、被忍耐和被同情時,我們才能讓天主聖神賜予我們更新的清新氣息,並保持希望之火焰長燃不熄”。

鏈接網址: www.vaticannews.cn

2021 December 14,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