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Cookie Policy
The portal Vatican News uses technical or similar cookies to make navigation easier and guarantee the use of the services. Furthermore, technical and analysis cookies from third parties may be used.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click here. By closing this banner you consent to the use of cookies.
I AGREE
Triana
节目表 播客

教宗公开接见:吝惜是心病,我们无法将财富带走

在公开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中,教宗继续省思“恶习与德行”的主题。他说,“这是一种横向的恶习,往往与银行的帐户毫无关系。这是一种心病,不是钱袋的问题”。

(梵蒂冈新闻网)“我们能成为我们所拥有的财富的主人,但经常却是相反的情况:财富最终却控制了我们”。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拥有大量财富的人身上,他们为了“防患于未然”甚至夜里都不睡觉,但没有财富的人也会如此,他们依恋并不贵重但对他们来说价值却很大的东西。

教宗方济各在1月24日上午主持的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中,继续省思“恶习与德行”的主题,这一次是关于“吝惜”的罪。教宗指出,这是一种“依恋金钱的形式,阻碍人慷慨大方”。“这个罪不仅涉及到拥有大量财富的人,也是一种横向的恶习,往往与帐户余额毫无关系。这是一种心病,不是钱袋的问题”。

迷恋物

教宗的省思取自沙漠隐士们的智慧,他们指出,一些隐修士也患了占有的病,他们放弃了一切巨额产业后,在孤独的房间内则依恋价值不大的物品,“不外借、不分享,也不乐意送给别人。这是一种对小小物件的依恋”。教宗说:“这些物件成了他们离不开的迷恋物。这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倒退,他们紧紧抱住玩具,不停地重复说:‘这是我的!是我的!’如此的依恋夺去了自由。”

默想死亡

这种情况今天仍然存在,“其中隐藏著一种与现实生活的病态关系,能导致强迫性囤积或病态积聚”。教宗解释,为了治愈这种病,还是隐修士们想出了一个方法,虽然极端,却极有效,就是“默想死亡”。

“无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积累了多少财富,有一件事我们是绝对能肯定的:这些财富在棺材里是装不下的。我们无法将财富带走。这种恶习的无意义之处就在于此。我们与物质的占有关系只是表面的,因为我们不是世界的主人:我们所喜爱的这个大地其实不属于我们,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是住客和旅客(参阅:肋廿五23)。”

吝惜的荒唐

教宗强调,吝惜的荒唐之处在于“它试图驱除死亡的恐惧:所寻求的安全感事实上在我们握住它的那一刻就破碎了”。接著,教宗以《路加福音》中一个糊涂人的比喻作出解释。这个富人的田地出产丰富,他幻想著如何扩建仓房来收藏所有的收成。可是,就在那个夜晚他的生命就被索回。(参阅:十二20)

这个典型的比喻表明,最终是财富“占有了我们”,很难是相反的情况。教宗说:“有些富人不再有自由,也不再有休息的时间,他们必须防患于未然,因为所积累的财富也需要他们看守。他们总是焦虑,因为辛勤劳动赚得的产业会在一瞬间消失。”

不幸福的死胡同

教宗强调,这些人“忘记了福音的教导。福音并没有说财富本身是一种罪,但财富肯定是一种负担”。教宗表明,“天主并不贫穷”,祂是“万物之主”,“这是守财奴所不理解的。他本可成为许多人受祝福的原因,却走进了不幸福的死胡同。守财奴的生活是不愉快的”。

教宗最后邀请众人说:“我们必须放下一切。我们要当心,要慷慨地对待每一个人,慷慨地对待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

链接网址:www.vaticannews.cn

2024 Jan 24, 13:21

最新的接见活动

阅读全部 >
Prev
April 2025
SuMoTuWeThFrSa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   
Next
May 2025
SuMoTuWeThFrSa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